TXT下书>军事历史>盛唐剑圣>第二十五章 王之涣失踪

王之涣处理完手中之事,往城中各大粮店质询米粮库存。

“回王文书,苏家米行的库存粮食还有三百斗左右。依照正常情况,应该能够维持一月,只是……”

王之涣看着苏家掌柜有些欲言又止的表情,笑道:“只是什么,掌柜但说无妨。这米粮关系百姓生计,于国于民皆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有任何问题都不许隐瞒。”

苏家掌柜忙道:“是这样的,这两天前来购买米粮的百姓意外的多。”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账本移到了王之涣的面前道:“文书你看,前五六日,这每日的出售额还算正常,每日的交易数额在十五斗之间。这两日却提升到了三十五斗之多,数额翻了两倍有余。老朽甚至怀疑是不是坊间有什么谣言,以至于此。还特地让伙计去市集上打听一二,一无所获。”

王之涣沉吟道:“如此说来,这反常情况持续下去,十日都坚持不下来,会出现断粮情况?”

苏家掌柜颔首道:“确实如此。”

王之涣皱着眉头道:“会不会有人恶意屯粮?”

苏家掌柜摇头道:“应该没有这个可能,国公的手段谁人不知?在他面前发国难财,无异于自寻死路。只是依照老朽这些年的经验来看,这其中确实有些异常。许是有人为了预防断粮,多囤了一些吧。”

王之涣直言道:“不合情理,真正的富人豪绅,不会在这关键时候来购粮。在旱灾来临的时候,他们应该早已囤积了足够的粮食。而不是选择在灾难结束,粮食稀缺的时候,与百姓争抢利益。从你这账簿上也可以看出来所有的米粮皆是四升、五升、六升这样少量出售,并没有超过一斗的。这其中肯定有问题,掌柜还请多多留意。”

这个时候的测量工具极为精确,采用的是十进位制方式:一斗为十升,一升为十合,一合为十勺,一勺为十抄,一抄为十作。这一升米,差不多三斤左右,足够一家三口一天口粮有余。

此时以工代赈的策略已经实施下去多日,愿意参与劳作的百姓,每日都会领取到相应的工钱,可谓成效显著。

依照当前的局面,一切都应该稳定才对。

粮食的销售为何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王之涣心底琢磨着,走出了粮店,在店门外与以青衣百姓擦肩而过,那人入得店中便高喊了声:“掌柜,给我来六升小麦。”

带着疑惑的心,王之涣走向城中另一个大米行,龙家米行。

当初裴旻意图说服龙家人开办采石工坊、制砚工坊、雕石工坊,龙家保守并未答应,悔恨至今。

如今龙家人已经信服了裴旻的通天手段,也跟着将生意发展到了鄯州,开了一家比洮州还要大的米行。

王之涣还未踏步进屋,耳中便听人说:“掌柜,给我来六升小麦。”

一模一样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呈现。

同一个人?

王之涣不动声色的隐藏暗处,不过一刻,一位麻衣百姓从米行里走了出来。

虽然之前只是一个照面,王之涣依然认出他便是先前在苏家米行遇得的那个买米人。

短时间内换了一家米商买米又特地换了衣服?

王之涣正想通知龙家掌柜知会裴旻,自己暗暗跟随,突然脑袋一轰,让人从背后敲了一计闷棍,打倒在了地上。

王之涣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晕阙了过去。

**********

裴旻第二天在节度使府邸没有见到王之涣,心底有些奇怪,让王小白去王之涣的住处看看情况,问了左邻右里才知道王之涣昨夜竟是一夜未归。

裴旻暗觉不妥。

经过半个月相处,王之涣的品性毋庸置疑,即便他真有事,至少会请个假,说明情况,绝不会无端端的失踪。

“立刻去城中各大米店询问请情况,安排衙役兵卒守着出入城中的行人,对于出入城中的所有人严加盘查。”裴旻当机立断,下达了各项指令。

如今他是鄯州大都督又是陇右节度使、按察使,是整个朔方权势最大的一个。

这命令一下,不过短短的几刻钟,鄯州完成了戒严。

王小白再次赶回了节度使府,向裴旻禀报探得的情况:“苏家米行、余家米行都有王文书的消息,其他几家米行的掌柜伙计皆没有看到王文书。根据苏家米行的掌柜的说辞,王文书应该是察觉了什么异样,他们苏家米行,这几日的销售额极有问题,怀疑有人暗自囤粮。”

听了王小白的回报,裴旻眉头不由皱了起来,第一个反应是有人想发国难财。

随即一想,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富贵险中求不假,但是现在整个陇右的米行都让他强制统一起来,不得提高粮价,在加上国家的支持,粮食并不短缺,根本没有奸商发挥的余地。

即便再傻的奸商,也不至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犯弥天大过。

“但是粮食销售不正常,这也是事实。”裴旻自语琢磨,突然眼睛一亮道:“王文书是什么时候到余家米行的,又是什么时候到苏家米行的?”

王小白立刻应道:“余家掌柜是说酉时一刻,苏家掌柜是说酉时三刻……”

裴旻找来鄯州的城市平面图,在地图上找着几大米行的位子,一一标记出来,又标出了节度使府衙与王之涣的住所,用手指将所有店铺都连成了一条线。

最后点在了其中的一个米行,道:“这里,王文书是在前往龙家米行的路上,或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 王之涣失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