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国有十州疆土,丰州面积居中,位于南北之间,毗邻青、豫、琅三州,东临无边汪洋。
横跨宋国东西的漫江便穿过丰州,经北渔郡与南渔郡之间的入海口,奔流到海不复回。
漫江支流遍布,是故丰州多有水利之便,自古即是物阜民丰之地,且其端坐南北之间,青、琅为翼,缘江而上便可直达宋京,可谓是扼天下要冲,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现有的正史记载,十州之地前前后后更迭了六百余个朝代,光是国号称“宋”的便有数十个之多。
六百朝之前,史料大多散佚,难以考据,仿佛被从中打断了一般。
而在这六百朝之间,竟是有近两百个朝代自丰州兴起,又有百多个朝代退至丰州而覆灭。
沈度的师父曾说丰州乃是“朝之始末”,可见丰州之重。
如此重要的地方,按理说不应该交给现任刺史何冀钺来打理,毕竟何冀钺与前朝皇室同姓,纵然没查出什么直接联系,也难免让人颇有微词。
但先帝把老国丈孙叔太都给腰斩了,相比之下,这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丰州,罗云郡郡城之外,有一碧水山庄,遥望五龙山,环水而建。
据传此山庄乃是一富商所有,不过在沈度和陈破军看来,这碧水山庄毫无疑问乃是丰州刺史何冀钺的私产。
“真是一块好地方。”陈破军下了马车,抬眼一看,忍不住赞叹。
沈度亦从车上下来,望向眼前。
只见入眼先是一片茂林绿野,粗观不下十里连绵,衬作远景,树荫遮蔽之间,有清风徐来。
林间落一府邸,高墙矮楼,难窥内景,倒是颇不寻常。大门上有一牌匾,上书四字,正是“碧水山庄”。
府前有绿水环绕,水流漫漫,延伸向远处,水上搭一竹桥,层层叠叠显得坚固却不失雅致。
这便是碧水山庄之景。
却说五龙山一役过后,武南青令沈度与陈破军面见刺史,语气之中不容置喙,两人一番商量,觉得还是非去不可。
沈度与金戟枭一战,先天瓶颈大开,但想要达到先天之境,少说还要两三月之功。若是突破了再去,自然万无一失。但眼下却没这个机会,两人虽然有些担心,也只得前来。
毕竟,眼下的局势,刺史权柄极大,可不是区区两个江湖人士可以对抗的。
君不见五龙帮当初在罗云郡乃至整个丰州境内呼风唤雨,何其威风,到头来,不也被刺史大人除了名,只一日之间便烟消云散。
至于到这碧水山庄将会面临何种境地,沈度心里多少有些猜测,却没直接告诉陈破军。
陈破军问他,他却只说:“到了碧水山庄,面见刺史,你只管表忠心,剩下的交给我便是。”
其他则不解释。
两人下了马车,便直接走过竹桥,看了一番碧青水色,来到山庄门前。
只见大门前站了两个带刀护卫,双臂横抱,雄赳赳地挺立着,一动不动,气势不凡。
护卫一见沈度两人,当即上前喝问:“来者何人!”
这等语气,仿佛不管来者何人,都大不过自家主人一般。
沈度拱了拱手,说道:“鸿帮正副帮主,陈破军、沈度前来拜见刺史大人。”
两护卫闻言,对视一眼,随即一人说道:“在这等着。”说罢便转身进了门。
余下一个护卫依旧挺立着,面无表情,一动不动。
沈度看了,心道这分明乃是精兵悍卒,哪里是什么家丁护卫,当下不由暗暗摇头。
过了片刻,护卫回来,道:“刺史大人让你们进去。”
两人应声,随即便跟着护卫进了碧水山庄,在府内七拐八拐,最终来到一幽静之所。
入眼一片竹林,随风轻摆,沙沙作响。林旁有一小屋,避在竹荫之下。
护卫几步上前,躬身敬声说道:“大人,人到了。”
屋内久无回话,等得沈度、陈破军都有些心生疑虑,护卫则躬身不动,神色恭敬半分不改。
好一会过去,屋内传来淡淡的一声:“进来吧。”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听这声音清朗温润且不失沉着,理当是个儒雅贤士,但那让人久候的傲慢丝毫不曾收敛,显然这位刺史大人亦非什么真善之辈。
“进去吧。”护卫这才改换了仪态,转身说道。
“有劳。”沈度两人几步上前,推门而入,听得低轻的“嘎吱”一声,便进到屋内。
这却是个书房,何刺史素有爱书之名,倒是名不虚传。
数个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典籍,古香古色,当中则有一书案,案上有文房四宝,另置一雕花青铜香炉,青烟溢出,清而不散。
书案前坐着一个青袍中年人,方脸细眉,五官平正,蓄短须,鬓角几点斑白,衣着随性无多繁饰。
而在此人身后,则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灰衣男子,却是沙鹫不错。
沙鹫看了两人一眼,目中闪过一丝异样,旋即收敛不见,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沈度两人几步上前,躬身行礼,道:“草民沈度见过刺史大人。”
“草民陈破军见过刺史大人。”
何冀钺坐在椅上,也不起身,只露出几分微笑,道:“你二人就是鸿帮的正副帮主?”
“正是。”
何冀钺闻言点头,随即看向沈度说:“沈副帮主,本官心中一直有几个疑问,不知你可愿为本官解惑?”
“大人但说无妨,草民知无不言。”沈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