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这个三国有点玄>第一百零八章 天子养成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禁宫之中,楚驿在给刘协讲《孟子·梁惠王下》:“依陛下之见,若有臣下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上难匡君辅国,下难除贼安民,该当如何?”

“这个……呃……”刘协虽然年幼但也不傻,猜想定是楚驿在挖坑让他跳,眼睛向两边乱撇,有些心虚,“……那个,先原谅他一次?”

楚驿笑了笑,他本来也不是想怼皇帝,刘协这样的回答在他意料之中:“陛下仁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臣下如此,君王亦然。”

“所以孟子说,不合格的友人当舍之,不合格的臣子当弃之,不合格的君王……额,总之,孟子此言甚善!然陛下宜应明鉴,无论是臣子还是君王,犯几次错误很正常,不能因为他的一些错误和缺点而否定他整个人。”

“臣尝读史书,一个士卒要升到将军,定然要经过沙场百战的淬炼。然而仅仅因为一场战争的失败,将军就要削为平民乃至变成阶下囚。而士子官员亦是如此,有的官员经过了几十年的兢兢业业,终于身居庙堂,然而却常常因为小小的错误或者他人的诬陷,惹得君王大怒,轻则免官削爵,重则斩首诛族……”

刘协恍然:“楚爱卿是想告诉朕,大汉对于官员的罚太重,赏太轻?为君者,当赏罚分明,不当因为自己的一时之恨,而做出冲动的决定?”

楚驿满意地点头:“然也,但臣还想劝谏陛下的是,圣人之言当听之,但不可囫囵信之,定要学而思之,有自己的想法。”

刘协点点头,心里默默记下。

现在的刘协就像一张大白纸,楚驿想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非常热衷于皇帝养成,心中为此还有点淡淡的得意。

刘协亮晶晶的眼睛满是八卦:“对了,楚爱卿,朕最近听他们说你遇到了不少麻烦。”

“他们”是指其他的黄门侍郎,能进宫伴驾,自然全是世家子弟。除了荀攸之外,大部分对楚驿也很不爽。

楚驿笑笑:“不过名声坏了些罢了,劳烦陛下关心了。”

“他们说你怂恿董卓迁都,让雒阳百万人口流离失所,乃是谄谀之奸臣。现在整个雒阳城的百姓都恨不得啖汝之肉,可是事实?”

说这话的时候,刘协眼中带着好奇和一丝不怀好意。

楚驿虽然只比他大了几岁,但是对于儒法道兵等各家典籍都能侃侃而谈,而楚驿也经常教导他许多道理,所以刘协潜意识里视楚驿为师。

如今要是能见到楚驿的窘态,刘协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

但是让刘协失望的是,楚驿依然神色平静,淡淡地道:“他们说的实话,的确是我劝董卓迁民于长安,也是我提醒他将来可能要迁都。因为而背负骂名,臣也无话可说。”

刘协疑惑道:“是吗……爱卿为何要这么做?”

楚驿眼睛微一闪烁,问道:“臣‘祸国殃民’,陛下不生气吗?”

刘协并不知道迁都的概念,只觉得不过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虽然现在是一月,但气候依然寒冷,大寒天的强制让百姓迁民,刘协也觉得不妥。但是不知为何,刘协总是认为对方定然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

刘协摇头晃脑:“爱卿不是教过我,众人皆恶之,必察焉吗?为君者,不可听信一面之词,不把事情来龙去脉弄清楚,就不能妄下结论。”

楚驿微微一笑:“陛下圣明。”

刘协道:“那爱卿能够告诉朕原因吗?”

楚驿开口道:“陛下知道关东诸雄已经起兵了吗?”

刘协点头。

楚驿轻声道:“关东诸雄起兵,声势何其之浩大?雒阳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就算臣不提,董卓也定然会迁都。但是那恐怕得一个多月以后,关东大兵逼近之时,董卓才会想起来。可是,到那时候就太晚了!”

“匆忙迁都,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会一片混乱,更别提其中的军痞再趁火打劫。最重要的是,由于迁都匆忙,一路上的粮食衣物定然也来不及提供,而百万民众中饿死者、冻死者,加上死于军痞手上者恐怕要十去其九!”

说到这,楚驿神色一正,一字一句:“所以臣宁可冒着天下人的唾骂,也要提前布置。这样至少能让雒阳七成以上的百姓活下来!”

刘协呆了片刻,随即感慨道:“楚爱卿宁可被天下人唾骂,也要保全百万百姓,真是让朕汗颜……你放心,等朕掌权之后,定当为你平反!”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楚驿心里大喜,但是脸上仍是一副宠辱不惊:“臣的名誉无足轻重,只要陛下将来能对内能爱民如子,对外能开疆拓土,臣虽九死也不悔矣!”

“爱卿……”

刘协深受感动,眼中泛着泪光。这才叫国之栋梁啊,假使父皇之时有这样的臣子,又岂能有董卓之乱?

楚驿看着刘协眼泪哗哗的模样,低下头,很无耻地笑了起来,心道:“这演技不得不给我自己满分啊……”

太阳西斜,已是黄昏,楚驿讲了一天的孟子,如今也要下班了。

“……爱卿,关东诸雄,真的能打进来?”

就在楚驿准备告退之时,刘协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八章 天子养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