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五行书>文鳐鱼

夜晚,一向是各种恐惧的根源。我们无法确知自身对夜色的恐惧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或许,这份恐惧黑夜向往光明的心情,是我们根植在骨血中与生俱来的吧。宁静的夜色中,一点一滴地荡漾着海浪的声音。这声音是那么的轻柔,那么的催眠,让人没来由的就想要随着它的荡漾与交织,就这样沉沉的睡去。哪怕,这一睡就是无尽的黑暗;哪怕,这一睡就是亘古的寂寞;哪怕,这一睡就是刺骨的冰寒。是的,就是冰寒。都说夜凉如水,那么,本就冰冷的海水到了夜晚又会如何呢?毫无疑问,穿过表层海水的温暖之后,迎接你的将是越来越刺骨的寒冷,一直到那海洋深处自古就从未被阳光照射过的深海之中。那里的海水想来不会比冰块温暖多少吧。人类高台跳水的极限是多少,我们不需要在这里讨论。又或许,鲲鹏一震翅膀所能达到的高度也不是你我所能企及的。而随着鲲鱼化作鹏鸟之后,一个侧翻从半空中掉落下来的蚩尤以及公孙,他们似乎算是被动的开创了一个关于跳水高度的全新记录。可惜的是,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这一高度到底有多高。我们大家都知道,从越高的地方掉落水中,与水面接触之后钻入水中的距离也就越深,这是水自身的浮力在对抗人体携带的冲击力。同理,在人体接触水面的那一瞬间,水对人体自身造成的反作用力,也就更加巨大。如果力度合适,被大海拍个骨断筋折甚至丢掉性命都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而就算落水的人能够在第一波冲击中侥幸不死,冰冷刺骨的海水将会成为死神带来的第二次考验。而如今自高空向水面发起冲击的这二位,一个是体积巨大的沦波舟,另一个是相对于沦波舟而言体积极端渺小的蚩尤。我这个人贪大,咱们先来看看沦波舟的入水。沦波舟长宽三百丈有余,体积巨大,质量却不大。一是因为其内部中空,二是因为其材质特殊。但是,沦波舟中携带有少量密度极高的武器铠甲。好在这些装备相对于沦波舟的体积而言,并未构成威胁。以至于沦波舟入水之后,迅速排开的海水层层涌起,形成了几十重高度超过十丈的大浪。虽然破坏力很是可观,怎奈周围全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洋,所以除了沦波舟内部的公孙以及与公孙同舟的船员以外,包括沦波舟自身在内都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有人要问了,既然沦波舟没事,那么沦波舟中的公孙为何会受伤呢?原因很简单,前文我们说过,鲲鱼以尾巴击打水面,所造成的破坏远不止于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一条。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是,在鲲鱼击打水面时产生了巨大的声音。由此可见,制造沦波舟的材质虽然轻便柔韧隔水极佳,但是隔音效果并不太好。也就是说阻隔震动的能力较弱。平时应付个水压或者摩擦造成振动还可以,一旦震荡超过一定范围,沦波舟是无法完全保护舟内的人员的。不过,沦波舟还是兢兢业业的将震荡从完全不可接受降到了勉强可以承受,尽了它所能尽到的全力保护了公孙等人的性命。只不过,在震荡过后,连公孙在内的八名船员全部都昏迷在了各自的位置之上。再说蚩尤,一个本已经昏迷不醒的人,身上披挂着那种战盔,战靴,手套,几欲武装到牙齿的全身铠甲,手里抓着两丈有余的战戟,加上自身超过丈二的身高,他的密度看来也是不会太小,加上他的体积相比较沦波舟来说可以算是渺小,身上的穿戴又大多是金属制成,兼且蚩尤自身又是血肉之躯,想来要是与这沦波舟一样落入水中,必然会是凶多吉少了。只不过,有时候我们说,“吉人自有天相”,这蚩尤是不是吉人我们不知道,只是这天相可是真真的“相”的太明显了。且不说蚩尤之前昏迷中都能牢牢地挂在鲲鱼身侧,就单说沦波舟与蚩尤一同落向海面,下落的速度是看不出先后快慢的,只不过这蚩尤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痴人有痴福”,在昏迷之中还不忘记死死的抓住自己的战戟。正是这杆蚩尤死也不愿松手的战戟,在轻易地刺破了鲲鱼的皮肤之后,又一次轻轻地挂住了沦波舟用来调整方向的桨叶。就在沦波舟与水面亲密接触接触的一刹那,沦波舟承受了绝大部分的震荡与冲击,而沦波舟内的公孙等人都因为沦波舟无法完全消化震荡的力量而昏迷了过去。反倒是本已昏迷的蚩尤,在间接的力量推动下第一时间向空中反弹而起,随后又随着沦波舟冲入海水中而紧跟着沦波舟二次向水中落去。等到沦波舟下降达到极限开始被海水的浮力温柔的推着向上时。此地昏迷的这九个人,反倒是蚩尤受的伤最轻。在浮力将沦波舟又一次送上海面之后,便开始随着洋流的流动漫无目的的移动起来。一直到了蚩尤等人遭遇鲲鹏之后的第三天,趴伏在沦波舟外面的蚩尤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要说这蚩尤,天生的青木之体,体内青木之气至精至纯。平日里青木之气滚滚涌动,使得蚩尤身高臂长,形体长大,中气雄浑,声若洪钟。又由于先天青木之气,主世间一切生发之事,平日里若是蚩尤有什么小伤小病,完全不用耗费药石之力,让蚩尤吃饱了大睡一场,睡醒了之后伤病也就基本好了大半了。所以,同样是昏迷不醒的九个人,蚩尤又受创最轻,加之蚩尤自身恢复力惊人,他第一个醒来也就不算奇怪了。说到奇怪,唯一值得一提的事情只有蚩尤醒来之时,眼前除了他紧握在手手中就算昏迷也不舍的丢下的战戟


状态提示:文鳐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