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二五零章 通州大营

如今京师到通州的道路既宽敞又平坦,因为皇帝上次到通州讲武堂参加开学典礼的时候,一路上颠簸不堪,随行的大臣也都没法忍受。

所以不久之后,直隶总督府就从前来应募屯田的流民之中,招募大量的民夫,先后组建了五个将作营,由贾登科负责着,专门以工代赈,从事开山采石、修桥铺路等工程,在重新修筑通州城的基础上,分段修路,把通州到京师的这条年久失修的官道,重新拓宽轧平,好好整修了一番。

如今好走多了,一行人,辰时从紫禁城出发,未到巳时,也就是两个小时左右,就已经到了通州新修的棱堡式西门迎恩门外了。

毕懋康、孙元化、茅元仪以及马世龙、尤世禄、钱元悫等,一众身在通州的大小官员,都在通州城的迎恩门外等候了。

而一路随行的军机大臣孙承宗、李邦华也已经下了马车,来到皇帝的马车跟前。

崇祯皇帝见状,也下了马车,在孙承宗、李邦华一左一右的陪同下走向通州城的迎恩门。

迎候众臣见皇帝过来,当即跪地行大礼参拜,并高呼:“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独自向前走了几步,然后说道:“卿等辛苦!快快免礼平身!”

跪地诸臣谢过皇帝,然后纷纷站起,请皇帝重新上车之后,不拘文官武将,都骑着马,也不进城,径直在西门外,往北而去。

这是之前就安排好了的,所以皇帝的车驾护卫随侍众官也不意外,跟着往北而去。

坐在四轮马车中的崇祯皇帝,看着通州西门外增筑的两座棱堡,以及棱堡上面安装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心中颇感振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下决心去做了,即便是一点一滴的改变,日积月累起来也会让你眼前的世界变个模样。

历史上的通州城,基本上是个不设防的城镇,虽然处于京师以东水陆交通的要道之上,户部仓储多数设在通州运河的两岸,但是此地却没有足够坚固的城防设施,也没有派驻重兵防范内外敌人。

虽然只是经过了一年的建设,如今的通州城,却是变了一个模样,城内城外增加了将近两万的驻军,而外城城墙及东南西北四门外八座棱堡的修筑,则让京师东侧的这处战略要地,变得固若金汤了。

沿着如今通州今非昔比的高大城墙,一行两千多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北城门外潞河湾的新军第一镇驻地大营。

这处大营占地广阔,方圆十里,由一道呈现不规则圆形,但是并不高大的石砌围墙围着,大门很宽,外面摆放着拒马等防御之物,围墙之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用来瞭望的角楼。

到了大门外不远处,崇祯皇帝从四轮马车上下来。见皇帝下车,新军第一镇标以上将官都在门口跪地拜见,口呼万岁。

崇祯皇帝让他们起了身,然后自己在侍从武官侯拱极、贺赞等人的搀扶下,翻身上马,等拒马挪开之后,骑马进了大营。

大营之中,一条大道直通南北,此时两侧早已站定了林立的士卒,看见皇帝进来,就在上官的带领下,前后相继,远远地单膝跪地山呼万岁。

“拜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凛冽寒风之中,大道两侧林立的士卒,怕不有两千来人,如此整齐划一的参拜与呼喊,令身披貂裘大氅、骑在骏马之上的崇祯皇帝,一时心潮澎湃不已。

此时此刻,他才终于有了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整座新军第一镇驻地大营里面呈田字形,由东西和南北两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分为四个大的区域,每个区域之中又有几条笔直的道路,将其再次分成田字型。而沿着道路两侧布局的,全是一排接着一排、一排连着一排的营房。

营房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歇山顶式的青砖大瓦房了,而是清一色的一层红砖平房了。

红砖比青砖烧制的时候耗时要长,对温度要求也高,但是却比青砖结实耐用得多。

至于房顶,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一再提点下,全部都已是使用了水泥混凝土浇注铁丝网上制成的预制水泥板,形制与强度,也与后世水泥预制板已经不相上下了。

正是因为采用了水泥铁丝浇注的框架结构,以及水泥预制板封顶等等这样的建筑方法,所以这座方圆十里左右的新军第一镇大营,才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建成并投入使用。

如果不是采取了这种简单快捷的办法,那么想要建成足够一万四千六百多人驻扎的营地,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完成的了。

如今看来,这些高七尺、宽一丈的建筑,虽然略显低矮丑陋,一点也不符合这个时代普通人的审美,但是却胜在建造起来方便快捷,居住起来也很简单实用。

一个班两间房,中间打通,十人一个通铺大炕,到了如今这样的隆冬季节,把室外连接着炕头的灶火烧的旺旺的,住在里面却要比传统歇山顶式的瓦房舒服的多了。

如今编成的新军第一镇,一共是一万四千六百五十一人,分为两个协,总共五个标。

除了协为兼职虚设,无属官之外,其他都是实任。一个都统制,如今是马世龙,左右两个副都统制,分别是尤世禄和秦翼明。

此外,与都统制评级的,还有监军御史一名,如今是前吏部郎中钱元慤在任。

镇本级还设了两个机构,辅助管理整个大营事务,一个叫作参


状态提示:第二五零章 通州大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