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血染乌江>第一百五十二章 情形不对

所有的不爽可以随着记忆的忘记而丢掉,自己给自己撑起一把保护伞,不去想它,或者压制自己找其他的东西代替。

谢队长的心中就是这样,用对鬼子的憎恨和自己肩负的使命去放下对苏翠柳的爱慕,他的内心深处告诉自己,女人暂时可以放放,但一群抗战志士不能丢,这其中也包括廖长胜。

所以谢队长放下那份尴尬主动与廖长胜交谈打鬼子的心得,按理说依照鬼子嫉恶如仇的报复心,应该发兵一雪前耻了。

游击队的探兵回来报道,鬼子原地驻守在了仙女山镇,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反而仙女山镇的日军还有不断增加之势。

谢队长有疑惑,难道鬼子对铲平游击队还没有把握?还是就此已经妥协了?思索半会儿,两种可能都没有依据。

廖长胜和谢队长走进了指挥所,指挥所就一张长长的桌子,后面挂着镰刀和锤子的旗帜,平时也是兄弟们睡觉的地方,唯一值得显摆的就是宽敞,还是兄弟们自己建的。

胡政委正看着地图,用笔在作战图上描绘着,道“你们来了?”

谢队长将鬼子的消息转告给了胡政委,胡政委点着头,也是自己正在思索的问题,鬼子到底搞什么名堂?

胡政委在地图山画出两个点,一个是江口镇,一个是仙女山镇,两个点都是鬼子驻军的重镇,分别位于武隆的东边和北面。

胡政委联系到武隆,突然思维解开了,难道鬼子进攻游击队只是为了个仙女山镇驻军探路而已?其实根本目的还是武隆。

谢队长突然想起自己密探的情形,拿起笔在地图上画出了第三个点,这个点便是乌江,谢队长说道“鬼子现在已经将近十艘的铁皮战船,加上运输的木船足以压制一三七团的两个水上连队。”

一目了然,乌江位于武隆的南边,鬼子是想从东,南,北三路合围武隆,这样留给一三七团的退路只有西面,一旦撤退,相当于把武隆拱手相让,鬼子仅凭虚张声势的压制力就能将武隆囊如怀中。

廖长胜恍然大悟,要真是如同胡政委分析的那样,武隆危已,而且鬼子已经在为攻打武隆作准备了。

现在可以说是火烧眉毛,廖长胜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局势吗?”

胡政委将铅笔落到了仙女山镇这个点,道“江口已失,加上地里位置重要性,鬼子一定重兵把守,想要夺回,比登天还难,鬼子的江面部队随时来随时去,太灵活了,基本无望下手,留下的只有仙女山镇。”

胡政委的分析没有什么不妥,其一仙女山镇虽说已经被鬼子占领,但后续部队并未完全到达,动起手来也不是没有希望。

其二,仙女山镇离江口镇的距离较长,相互协调能力较差,鬼子不会因小失大而冒然派大部队支援。

胡政委,廖长胜,谢队长合计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攻打仙女山镇,将鬼子北面的驻军地给端了。

当下首要任务也有两点要做,其一是先解决好仙女山镇被赶出的居民问题,胡政委提议是安抚帮助,在安全的地方就地建家,自给自足,游击队条件有限,给予一点必要的帮助。

谢队长也有建议,可以将那些有意愿参军,不怕牺牲的年轻人吸纳进入游击队,进行多天的专项训练,为攻打仙女山镇作准备。

其二,也是整个计划最重要的,就是与驻扎在武隆的一三七团沟通,请求支持,仅凭游击队的力量想去和鬼子硬拼,那是耗不赢了,打这种攻防战也是游击队不擅长的。

廖长胜对于这件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清楚张国防是个什么样的人,既然连江口镇这么重要的位置都敢丢,那么区区一个仙女山镇有何不可?

对于张国防来说,自己的目的便是敛财自保,鬼子不到家门口,他都很可能坐视不理。

廖长胜向胡政委讲述张国防的状况,摇着头很是无奈。

“他虽无心抗战,不代表整个一三七团的将士们都无心抗战,我们还是有机会争取合作的!”

经过胡政委这么一点,廖长胜立马想到了吴婷,还有像樊连长那种大义为国的国军将士,稍稍的有了一点信心。

胡政委接着说道“此次与一三七团谈合作的事情,我亲自陪你去!”

廖长胜听到这句话信心倍增,就凭胡政委的三寸不难之色还有和吴国强合作抗战的经历,相信张国防也要礼让三分,认真注视一下当下的状况。

分头行动出门之前,廖长胜突然想到一个重要的点,张国防喜欢金条,正好上次从桑寨坪拿回来的还有富余,便带上了几根,要是口干舌燥都没用时,可以拿出来试试。

胡政委对廖长胜的行为没有明确的发表意见,既没批评也没赞扬,只说了一句中性而且深刻的话,道“以后少用钱去收买人心,那样的同伴靠不住!”

这一点廖长胜也清楚,游击队出生入死不离不弃靠的时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毕竟情况特殊。

胡政委带着廖长胜进了城,在城里探哨的兄弟将他们安排好隐秘的住所,不到谈事的时候,最好不要现身,马员外的马家军时刻盯着了。

“这个马员外,我们游击队也和他有些过往,他运出的货被我们拦住过一批,表面上是买卖柴米油盐,实际上是搞大烟生意的!”

胡政委的话让廖长胜一惊,这些事情难道张国防不知晓?不敢去猜测,但有点疑惑还是问了出来“当初我带上山的那帮兄弟,也是马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二章 情形不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