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晋侠录>第二十四节,丹霞观论道

李材猜测的没错,对面的丹霞观此刻安排了五六位青衣笛子过来接人,本来番禺商会的这些人看到接近黄昏,大家都准备在山顶露营的,对于这个乱世的人儿来说,尤其是所谓的高门大户,小孩子的培养从小就是重视六艺的培养,尤其是这些商家的子弟,哪一个不是在外面风餐露宿过,说是穿着光鲜,有人保护,就像现在,砍树搭伙的工作都是那几十个随从在做,真正遇到了危险,最厉害的陈安不敢说自己,至少李材和孙虎的武功不在自己之下,而陆千千更是深藏不露。这也是修炼《三元经》后,由气入体后的本能反应呢。

谁也没有想到,安安的一首词赋换来了丹霞观的热情相迎,丹霞观创立于秦末初期,在晋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占地面积超过了十亩,而且山下还有专属于丹霞观的地产,整个丹霞观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前殿和中殿主要是接待普通的香客,占地面积也就是三分之一,真正的丹霞观其实是后殿,后殿除了五百个弟子的住房,重要客户的厢房,还有丹房,药房,练功房,思过崖,闭关洞等。可以说整个丹霞观的精华不是外面那些三清,天王,而是这里。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葛洪了,这位晋朝大神,可以说充满了传奇,出身富贵,也算是吴国的名门望族,立了军功后,急流勇退,然后没入了整个大晋朝的潮流文化中,隐世且追逐成仙之道,而这白云山刚好是郑安先生的成仙的地方,于是利用了自己太守女婿和关内侯,找了个非常充满灵气的地方,开始炼丹,追求成仙之道,并且整个罗浮山,最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抱朴人何处,灵山迹俨然,鹿知飞白日,石解练丹田,挂杖层严仄,临池一径偏,闲看云去住,无外数峰悬”

如果说第一首被葛洪误认为是新时代的《问天》,那这一首就是《问人》了,他本以为遇到了知己,没想到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师。这不,还没见面,就已经低下了原本脱俗的脑袋,见到了陈安,直接行弟子礼,这让在座的小伙伴们全部都惊呆了。第二首说白了,只是后世的人对抱朴子葛洪的一个描述而已,就相当于“山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个意思,只是这个更加的生涩隐晦,就像是李材这样的才俊,听到那首诗也是云里雾里,这个也只有葛洪听得懂,就像是真正的遇到了伯乐一样。

葛洪被晋朝皇帝授予关内侯,食邑达到五百户,基本上这丹霞观即使没有香客,他也毫无后顾之忧,他的五百弟子全部都是道教高手,各有一身本事,即使是苍术匪帮,也是要忌惮三分的,整个罗浮山中,真正的霸主就是葛洪和他的丹霞观。只是陈安一次偶然的出游,两个人竟然攀上了关系。

安安可是现代人,整个道教到了现代基本上所有体系都已经健全,从炼丹术到后面的炼金术,到后面的火药,枪炮,从三清到最后整个道教神话体系的完整,从老子的无为到现在的成仙成道,两个人促膝长谈了足足三天两夜,而那些小伙伴们也整整的等了三天两夜,还好这地方,灵气充足,练武尤其是练气的时候事半功倍,又不愁吃穿,所以全部都只是派个人回去报平安,自己则在这里好好的修炼。

“安兄,何为道术。”葛洪问道。

“所有的道术,其实归结起来就五大类,分别为山,医,命,相,卜;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ròu_tǐ”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筑基——是利用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节,丹霞观论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