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做好了准备,倘若一个月之后康冕王再不打过来,他也要集大明于一处,直接把康冕王给灭了。
康冕王作为南方一霸,父亲朝廷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小皇帝看不过去,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朱王爷何尝不明白小皇帝心里的想法呢?
可是朱王爷也不是那种傻子,倘若康冕王一死,金陵朱家可就危险了。
唇亡齿寒!
所以朱王爷一直是模棱两个,含糊不清。
他总想糊弄一下,把这事给糊弄过去。
真正想打仗的,就是朱常禧麾下那四个人了吧?
吴一城,朱三子,朱子琴和郭授时。
他们几个总想着要建功立业。
可是其他的人不想打了。
下面的士兵,他们可是拿生命在赌博,谁愿意拼命?
朱王爷更不想打。
小皇帝想打,可是他不敢冒险。
所以这仗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
康冕王把脑袋缩了回去,驻守川蜀一带。
鞑子兵看中原没了动静,以为大明兵力空虚了呢。
他们又聚集了一波人,要南下来抢劫一次。
可是这一次明军防备着呢。
小皇帝还是想到了这一点,也给朱常禧的麾下四将机会,把他们派出去和鞑子兵对抗了。
这下子倒好,朱三子和吴一城,朱子琴他们三个可是摩拳擦掌。
鞑子兵一来,他们对鞑子兵一顿猛打。
鞑靼人落荒而逃。
吴一城手痒痒,一旦追了出去,便停不下来了。
他们出了长城,直接追到了蒙古腹地。
小皇帝下令,让他们赶紧回来。
郭授时被派了出去,让他们赶紧回来。
打两个胜仗,尝一尝甜头就行了,干什么非要穷追不舍呢?
穷寇莫追!
小皇帝把他们兄弟几个给召集了回去。
现在外患已经扫平了。
只有内忧了。
有一些流民组成的队伍,实在没有什么战斗力,直接被明军给包围了。
吴一城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朱子琴也是出尽了风头的人。
小皇帝兴高采烈的。
他把目光对准了西南的康冕王。
这个人年纪比先皇还要大,他早就该死了。
小皇帝把朱王爷给召集到了宫里,和他谈论了自己的想法。
朱王爷开始含糊其辞。
他不想去打。
金陵兵营里的人马可都是朱常禧亲自培养出来的。
他们金陵培养出来的兵马可不能在这个方面上消耗殆尽了。
其实小皇帝心里想得挺美,让金陵兵营的人马出动,去扫平西南的康冕王。
这样的话两大藩王势力,相互之间一斗,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小皇帝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的话岂不是美哉吗?
朱王爷可不傻,他不愿意做这种卒前的炮灰。
小皇帝提了意见,朱王爷不同意。
然后就僵住了。
金陵城一直是奇怪的安静。
这样的安静让顾紫重感觉到了不安。
怎么回事?
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金陵里的兵马一撤走,称里立刻变得空空荡荡的。
就连做生意的人都少了。
顾紫重也派出了不少的眼线。
眼线们都发现了锦衣卫,东厂的人。
他们甚至都发现了西厂的人。
顾紫重心惊胆战,兵营里还有一万人马,他们都不敢动弹。
这样的生活实在太让人难受。
顾紫重想把那些人给处理走。
可是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百姓。
锦衣卫他们随意装扮一下,就是老百姓。
这怎么处理?
顾紫重真的佩服这个小皇帝,他对金陵又用又防备。
她把金陵城的情况写成书信,也一直向京城送去。
朱王爷随时了解金陵的情况。
可是朱王爷毕竟不在老家,他只能让顾紫重收着点心。
顾紫重可为难。
崔姨娘和凤鸣她们出去买菜买粮食的次数也变多了。
她们看开始散布各种谣言,迷惑锦衣卫。
崔姨娘就说过,金陵城里男丁都不到百分之一了。
没有想到他们锦衣卫真的就相信了。
顾紫重尝到了欺骗他人的甜头了。
崔姨娘私下里对顾紫重偷偷地道:“少夫人,之前的抚台大人现在就在康冕王的川地做官呢。人家现在倒是逍遥快活呢。”
可算打听道了这个人的消息。
崔姨娘还说道:“林大人他最近也有好几笔大买卖,要经过西南。所以……”
顾紫重倒是挺扎心的。
林大人过去可是顾家最为得意的门生啊。
当然了,她曾经为了朱家,去林家找人家借钱,还大耍了她的郡主脾气。
这些她都记在心里呢,她也知道她自己对林家人有愧。
可是在这种大立场上,顾紫重绝对不能松懈。
林大人哪怕是恨顾紫重,恨金陵顾家,都无所谓。
毕竟金陵顾家也压了人家那么长的时间了。
可是倘若林大人想要投奔康冕王,顾紫重绝对不答应。
她派人,偷偷地去了地方,把林家的人都给绑了起来,绑到了江南。
江南的李伯父,已经是金陵朱家的人了。
所以顾紫重把林家的一家人都放在了江南。
她不杀他们,也不放他们。
就等着林大人什么时候出现。
顾紫重吩咐下属,见了林大人,直接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