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四十四章 燔柴告天
在的时候一样。还有菩萨哥,她是你的表妹,她对你一心一意,你不能对不起她。你能答应吗?”

果然是这件事,母后并没有对自己治理天下放心不下,而今心思只放在这个人身上,这既在情理之中也出乎隆绪的意料之外,他郑重点头道:

“儿子谨遵懿旨。母后好好休养,定能长命百岁,您会看着朕说到做到。”

柴册大典之后,太后病势骤然加重,多半时间都在昏迷之中。为了给太后祈福,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御医说中京的皇宫有益病人疗养,捺钵行营立即启程南返。可是一切努力都回天无术,十二月十一日,归政之后的第四十天,还没有来得及回到中京,萧燕燕在行宫中溘然长逝。

当月正是皇帝的生辰千龄节,庆贺自然取消,接踵而至的元旦也停止一切迎新活动,朝廷向全国发布哀告,命各地的皇族、外戚、诸京重臣前来奔丧,同时派遣使者去宋、夏、高丽等国和部族藩邦报哀。

正月初四,刚刚回到中京不久的捺钵行营又上路了。这一次不是春水捺钵,而是皇帝亲自扶柩东归。浩浩荡荡的队伍扈拥着一辆银白色的灵车沿着土河、辽河前往东京医巫闾山下的乾陵,去和二十七年前埋葬在那里的景宗皇帝合葬。太后临终没有留下关于葬于何处的遗嘱,但景宗的陵墓之中早就预留了皇后的位置,耶律隆绪当然要将母后送去那里归葬。

在乾州,太后的遗体暂厝于城中的菆塗殿,要打开了封闭二十七年的陵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四个月后一切才准备妥当。在这段时间里,来自各地的亲贵臣僚、部族豪酋、藩邦首领和外国使节们纷纷赶到乾州。四月十五日,丧葬大礼正式举行。

这天刚交四鼓,天色如墨,夜凉如水。耶律隆绪身穿大丧礼服前往菆塗殿,所有参加大殓的皇族、外戚、大臣、諸京官、部族酋帅和各国使节都聚集在殿外广场上。皇帝进殿致奠,主要亲贵臣僚随后进入。致奠完毕,灵柩抬出殿外,那里早有一辆银镶玉嵌,札满白色花幔的宽大辒京车在等候。萨满巫师们奏乐起舞,在空灵怪异的乐舞之中,东方现出晨曦。人们依次来到燕燕安卧的车前献上祭品,衣饰、玩好、弓矢、鞍勒、图书、仪仗等等堆成一座小山,车轮启动,举火送葬,小山熊熊燃烧。人们致奠火神,祭拜天地、再拜神门,丧车缓缓驶出,进入神秘的大山之中。

送葬的队列中站在皇族一班最前面的是耶律隆庆。他昨天才匆匆赶到,理由是公务繁忙,其实是算准时间的。本来他不大想来,犹豫再三,最后还是迟娘在枕头边上劝道:

“王爷如果不去,就在天下人面前背上不孝的罪名了。”

隆庆恨道:

“我不孝?我比驴日的谁都伤心,我都恨不能和母后一起走了算了。大姐和舅舅派人送信来说去不得,皇帝顺利接掌朝政,朝中那帮王八蛋立刻就忘了太后,争着在皇帝面前摇尾巴。现在皇帝大权在握,地位稳固,想要除掉个亲王不废吹灰之力。就是不杀头,只是将本王扣在朝廷,派别人接管南京也等于要了本王的命。”

“这也难怪,坐了二十七年皇位,就是个泥菩萨,得了这么多年的香火也灵验了。世上之人有谁不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呢。但皇帝刚刚接掌朝政,接着就是大丧,应该还来不及部署南京的事。你此去虽有风险但也有好处。王爷何不也以曲做伸,暂时忍耐,表示忠心,笼络感情,让你在南京更加平安无虞。还可以顺便考察一下朝中的形势,好在南京自处。”

隆庆在跳跃的烛光中端详风韵犹存的迟娘,搂过来亲了亲,笑道:

“你的话怎么总是那么在理呢。我多带些亲军护卫,让南京副留守他们进入备战,以防不虞;王府的事就拜托你了。”

迟娘道:

“让宗教跟你去吧,他老成稳重,在你身边能当个帮手。”

皇帝见到他态度还像过去一样,以礼相待,冷漠多于亲近。但正如迟娘所说,皇帝似乎还没有顾上想南京的事,或者是暂时还不想动手。他白天前往菆塗殿吊祭,晚上带了一队武功高手护卫,悄悄去了一趟长公主府,见了大姐和萧继远夫妇,然后就回到自己戒备森严的营帐歇息。

隆庆的目光瞥向并肩站在最前面,领朝臣之班的耶律德昌,心里有了一丝幸灾乐祸的快慰,他想,现在最难过的不是自己,而是这个大丞相才对。

耶律德昌的确很难过,既是为燕燕的离去而伤心,也是为了自己的尴尬处境而忧虑。朝野尽人皆知他和太后的关系,甚至外国都知道。萧燕燕当年何等理直气壮藐视世俗,坦然面对排山倒海般的反对和攻击,公开和他走在一起,甚至宣称要嫁给他。他们在一起二十七年,恩爱相处的时间比燕燕和景宗在一起长久得多,几乎是那段时光的一倍。然而她刚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被人像清除肮脏的蜘蛛网一样一把抹去。萧燕燕以景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乾陵,而他耶律德昌站在这里,成了一个与逝者毫无关系的臣子。如果能够这样下去也许更好,德昌觉得站在宰相的位置上当之无愧,他是靠自己的才干和付出得到这个地位的。可是恐怕没有人这样想,他们觉得他只是那个刚刚升遐的女人的男宠,他的一切都是那个女人所私相授受。几个月来,皇帝履行了诺言,表面上还像过去一样。自己还是大丞相,朝会议事、参加仪典的位置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四章 燔柴告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