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龙纹身的少年>第二九五章:禹王九鼎
西看样子都笨重的很,光一件家伙起码也有上千斤,根本没办法搬出去,看来这次又要空手而归了。

“走,我们过去看看!”苏睿说道。

一想到青铜鼎里面有可能盛了宝物,老王眼睛又是一亮,示意梓杨和苏睿走在自己身后,双手举起插满长箭的甲盾挡在身前,三人一步一步地向前。

虽然从门口到九鼎的位置只有十来米的距离,三人却走了好一阵,凝神屏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心翼翼地走一步停一下,唯恐从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又射出一阵箭雨。

好在这一路上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众人顺利地走到台子边上,看起来长生宫里只有门口那一道机关。

三人还是不敢大意,到了放置九鼎的台阶边没有着急上去,而是先仔细观察放置九鼎的平台。

这是一个长宽各有十米,高二十公分的平台,看样子也是实木拼成,四四方方,上面的九只青铜鼎按照九宫格的方位摆放。

“咦,铜鼎下面还有字。”梓杨用灯光照着一只三足圆腹青铜鼎的底下,木台上面用小篆刻了两个拳头大小的字。仔细辨认了半天之后,梓杨喃喃道:“好像是篆体的‘荆州’。”

“看看其他几个鼎下面刻得什么。”苏睿说道,三人沿着方台缓缓移动,在旁边一个四足方身的青铜鼎下面,刻着篆体的“扬州”两字。

沿着这尊青铜鼎转过去,其它两尊分别是“徐州”、“青州”。方台每一面上都有三只鼎,下面都是刻着同样大小的两个篆字。转到刻着“兖州”的青铜鼎时,他们已经到了殿门的对面,可以看到背后的木墙上排列着一些细小的孔洞,应该就是刚才利箭射出的地方。

“小心点,说不定还有些弓箭没有触发。”梓杨提醒道。

老王连忙把甲壳竖在背后。

梓杨看了看这些细孔,又看了看殿门的方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匠心独具。所有的利箭都是从九鼎之间的缝隙穿过,直接射向殿门,没有一支利箭碰到方台上的青铜鼎。

苏睿仔细观察着兖州鼎上的花纹说道,“这些青铜鼎上铸的是饕餮纹和龙纹,鼎身上还有甲骨文,再结合下面刻得文字……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镇国神器——禹王九鼎?”

“啥、啥玩意儿?雨王?鱼王?”老王又听懵了。

苏睿跟他解释道:“禹王九鼎是夏朝初年大禹所制的华夏至尊神器,在古代是中国的代名词,象征天命所归、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

当年夏王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下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了九只青铜鼎。然后又征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的画像,铸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寓意九州。拥有九鼎就象征一统天下。

九鼎作为夏、商、周的镇国之宝,相传了两千多年之后却突然遗失。有一种说法是九鼎已经沉没在泗水之中。不过史记上却记载,九鼎是在周朝灭亡后被秦穆公得到,藏在了都城咸阳。

国外有一些学者认为,九鼎最后应该是落在了秦始皇手中,极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看到九鼎。”

听完苏睿的介绍之后,梓杨和老王都瞠目结舌,如果真如她所说,那这九个青铜鼎就不是值钱不值钱的问题了。

“有没有可能这是仿制品什么的啊?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擅长仿制。”梓杨说这番话的时候却没有一点自豪之情。他只是觉得这种古代至宝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自己眼前,实在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苏睿点点头说道:“这个几率比较小,在古代历史上,虽然武则天和宋徽宗也都曾铸过九鼎,不过从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上来说,它们都远远不如禹王九鼎。”

三个人顺着方向继续转下去,从正面的“荆州”、“扬州”,依次下去分别是“徐州”、“青州”、“兖州”、“冀州”、“雍州”、“梁州”。

方台四角的鼎都是四足方身,其它对角的四尊和中间的一尊则是三足圆腹。

“我猜的没错的话,中间这尊最大的青铜鼎应该就是‘豫州’了。”苏睿一步跨上木台。梓杨和老王急忙也跟了上去。

果然,在最中央这尊大鼎下面,刻着篆书的豫州两字。在大鼎的四周,还分别刻了一行篆字。梓杨低头仔细辨认,嘴里喃喃地念道:

“天圆地方,阴阳顺当,正斜有位,九州泰康。”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禹王九鼎!

老王把甲壳盾牌放在一边,探身往豫州鼎中看去——里面竟然空空如也!

“咦?这是什么东西?”老王用手在鼎身里摸了一把,众人看他手掌上有一滩黑色、黏稠的液体。

“是不是什么长生不老之类的神奇膏药啊?”老王伸舌头欲舔,看到梓杨震惊的眼神讪讪地又把舌头缩了回去。

突然,从上方掉落下一块黑色的物体,“啪”地一下,不偏不倚地砸在老王头上。黑色黏稠的液体顺着他的脸不断往下滴落。

“什么东西!?”老王大吼一声,众人举起灯光一起抬头往上看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让人难以置信的景象。


状态提示:第二九五章:禹王九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