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小明星演义>第二三零节 塞狗粮

一摇滚是什么?

有人会从音乐史学开始,啪啦啪啦的讲上一天。从远古时期的鼓舞一直讲到近现代的各种交响乐,接着在细分出流行音乐,饶舌,摇滚,乡村,蓝调。现在还要加上电子音乐,等等等等。

各种类型又有各自的发展历史。

对于张英夏而言,音乐的类型虽然在细化,但是在受众普遍听过多种音乐的情况下,音乐的创作者,其实也在不断的模糊着各种音乐的界限。

像那些流行音乐,以前顶多就是配个乐队给你,现在的话,在特定的现场表演的时候,配个交响乐队,都不奇怪。更别说加上古典乐器,或者直接是改编成古典乐器都能演奏的流行乐。

再如交响乐,在一些先锋音乐人的手中,融入了电子音乐的元素,这又是一个新的系类。例如《烈火战车》《征服天堂》等曲目,都是让人记忆犹新。

=

张英夏跟杨芮真从剪辑室往工作室赶,结果没进门,就被林展给堵住了。

见到了陈涛之后,陈涛就问了张英夏一个问题:摇滚是什么?这问题,直接把张英夏问了一个懵逼。

在脑子里啪啦啪啦思考了一通之后,张英夏说出来的就是一句话:摇滚就是音乐的一种。

听得陈涛就是一个皱眉。这话里他听出了张英夏对于摇滚的态度。

对于张英夏这种音乐爱好广泛的人而言,这一点没什么不对的。

所谓的音乐,关键是要引起听众的共鸣,心中引起共鸣的人越多,那么说明你的音乐就越成功。

当然,那些所谓的‘别人都不懂我的音乐的天才’不在此列。

说起来,现在做音乐,反倒是比以前更容易了,因为听众接受能力广泛太多了。

不过即便这样,还是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一种对社会认识的感性认知。没有这种认识,只靠一种用音符堆砌起来的音乐,也不过就是一首听过就忘的曲子而已。

哪怕你说你已经很努力了,也堆不出那种能引起共鸣的美感。哦,那类‘难道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努力’的偶像,就算了。

人家卖的就不是音乐,卖的是人设而已。

当然,不是说这样的堆砌没有用。勤能补拙,总有走狗屎运的时候,就像二手中介的扫楼一样,工作量大了,总会撞上死耗子的。

只不过音乐上的这种撞狗屎运,比扫楼差太远。

侥幸火了一首歌之后,往往也就是昙花一现。

这类经常就是摇滚歌手遇到的问题。

当然,另一种音乐人更容易走进去的方向却是:因为音乐制作者本人的欣赏阶段跟大众的欣赏水平,存在着差异,有的人高,有的人低。

不过,相当多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欣赏水平高于一般人,做出来的音乐,往往是让听众听不懂;但是出于客气,人家听完总会说一声‘好’,但是好在哪里,那就只有天知道。

这样的音乐,自然不能引起大众的消费兴趣。

自然也就捧不起什么音乐人。甚至是不能养活音乐人自己。

张英夏口干舌燥的说了一通,陈涛跟林展都明白了他的意思。明白归明白,他们更清楚知道的是:玩摇滚的,都有点偏执,甚至偏激。偏激的都是年轻时候,到了三十岁后,偏激自然不再,但是偏执的性格,估计是已经稳定了,

但是现在的摇滚小年轻们,跟他们以前一样,都是一个个觉得身负摇滚的未来。

各种创新。

重金属,电音摇滚,视觉系,还说是比较成功的话。哪怕是加入点古典元素,或者是其他元素,都可以理解。

但有的人的‘创新’就不敢恭维了。

表演的时候,躺在床上弹吉他的。这是摇滚,又不是什么行为艺术。犯得上用床来表示你的眼里只有广阔的天空么?

或者就是摇滚里加入饶舌,好吧,饶舌就饶舌,但是你起码吐字清晰点吧?

一首歌下来,真正做到了‘没歌词听个鬼’系列。甚至是‘有歌词又算什么鬼’系列。因为人家根本就是即兴发挥。

陈涛就这样问过几个小乐队,结果人家的回答把陈涛憋了个半死:摇滚讲究的不就是个氛围么?老研究歌词干嘛?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偏执的人才能成功。

成功的人,往往都带着一丝偏执的性格。但是不代表偏执的方向就是正确方向。

对于张英夏的观点,林展表示赞同,就像陈涛看好的程琦,他们同样属于乐队,却达到了两千万销量,因为他们的定位明确,是偏向于流行的轻摇滚。

摇滚里的视觉系,重金属,这几个类别,那都是淘汰率最高的几个类别。

因为他本来就是摇滚这个类别里的小类。

虽然死忠多,但是不断有乐队加入竞争的话,那么,受众也会分流。

原本是一个和尚喝到撑,慢慢就变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喝。

听着陈涛讲诉他遇见的事情。

林展跟张英夏都觉得无奈。这一种自我欣赏的观念,不经过大量的生活阅历,那是根本改变不过来的。

欣赏水平跟年纪,跟阅历有关。但是,相比林展陈涛,张英夏的阅历,也不算少。

张英夏尤其庆幸自己的欣赏能力还算正常,不至于弄出一种欣赏这类型音乐了,就欣赏不了另一种类型的行为。

聊到兴起,陈涛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面对陈涛的邀约,张英夏只能说抱歉了。

=

在林展的工作室里


状态提示:第二三零节 塞狗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