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事情,怎么去评判它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办法很简单,从将来来看。
如果将来证明这件事情是正确的,那他就是对的,哪怕当时全世界都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影响将来的事情,反而会给人一种牛逼哄哄的感觉。
现在的李元吉就是这样的,从宣武门开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后一路走到现在。
整个大唐都是恐怖的,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大唐的明天会怎样?
坏倒是不至于,他们只是不知道明天科学院那帮怪物会研究出什么更高科技的东西,远洋的舰队会不会带回来一座又一座的金山银山。
房玄龄心里一直都有着李世民的位置,因为他是在李世民的重用之下才成长起来的,他不会忘记自己的恩人。
但房玄龄同样也对李世民的心头之恨李元吉很是敬重,因为他为大唐带来了新生,他吸取了以往所有的教训,虽然不知道效果怎样,但至少现在,他做出了改变。
“臣最佩服陛下的一点,便是当年陛下颁布皇子律的时候。”房玄龄继续感叹着,自己已经老了,李元吉也在渐渐的变老,而且在他的人生中,也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
作为一个皇帝而言,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皇子律,归属于大唐律之下,也就是说,这部律法是正规的大唐律法,任何人都不可违背的。
而皇子律的内容是什么?
即确定太子之后,余下皇子需从教育等全方位开始转换自身的心态,其实就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一旦确定了太子,其他皇子都没戏了。
虽然以前也是这样的,但这一次做的更绝,直接从培养上就切断了,以前是可以竞争,从而就有了良性的,恶性的,玄武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历史上大唐总共经历了四次玄武门,太子被弄死,其他皇子上位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大唐的太子,成了历朝历代最悲剧的太子,很少能够善始善终的,很少能够登上皇位的。
但是李元吉却给了他最大的保护,这部律法确保了太子的地位不受任何形式的冲击,同时也限制了太子不得以任何形式去迫害其余皇子,一切皆要以律法为主。
这是一个限制太子与其他皇子的一部律法,从律法上断绝他们的这种危险想法。
违反的,后果也很严重,直接废黜太子,或者将皇子贬为庶人,这其中包含了私学禁书。
所谓的禁书,指的就是一切关于政治类的书籍,治国类的书籍。
对于其他皇子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好的结果,可换一个思路去想这个问题,这个结果其实并不差。
至少在他们不动反心的同时,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
而且确立了太子之后,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就没有了任何的机会,只要太子没有登基,他们就有机会,前提是等着太子自己犯错,让皇帝不高兴了,或者失望了。
机会虽然渺茫,但也并非没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办法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了玄武门事件不会再发生一次了。
因为从源头上杜绝了这种可能,他们没有治国的理念,没有接触到实权的可能,军队不会听他们的,他们只剩下了皇族的荣耀,不会饿死的月钱,以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
房玄龄佩服的,是李元吉的这种气概,他能够下定狠心来做这个决定,换做其他人,怕是很难,至少李世民就做不到这一点。
而今日,房玄龄佩服李元吉的又多了一点。
原本他们都以为之前的皇子律已经算是对太子最大的保护了,可是现在才知道,那仅仅只是一个前奏而已,真正的好戏,其实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
……
神元十九年,是属于李承光的一年。
所有的政事,都要经过他的手去处理,所有的大臣,也开始习惯了太子执政的方法与习惯。
习惯是相互的,随着日子的推移,双方间的磨合也是越来越融洽。
不融洽也不行,李元吉就在长安呢,虽然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但大臣们要是敢暗中作对的话,以李元吉的性格,肯定会站出来为太子撑腰,甚至直接撸了某位大佬也说不准。
所以,没人敢作死,没人敢不听太子的话。
而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适应期内,李承光整个人可以不用承受太大的压力,皇帝老爹在身后站台,他可以很轻松的去应对这一切,就算应对不来,身后的皇帝老爹也会帮忙的。
但是有李元吉之前的提醒,李承光也意识到了他现在所面临的是什么,所以,请示的事情是常有的,但每次请示之前,他都会做出自己的决定。
他不是去问皇帝老爹要主意的,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去让皇帝老爹评价的。
很不凑巧的是,李元吉配合的次数并不多,一年到头,也仅仅指点了一次而已,余下的全部重新推给了李承光。
李元吉这一年过的很轻松,皇后也很开心,丈夫终于有时间天天陪着自己了,虽然也会抽时间去陪其他嫔妃,但是一个月总有半数的时间是在自己这里的,夫妻二人过的很是恩爱,而皇后的脸上也是赤果果的挂着满脸的幸福。
而李元吉,已经消失在朝廷视线中太久太久了。
神元二十年,正旦朝会,身为皇帝的李元吉这才露了一面,精神头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好了,身体似乎也更壮了。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