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逆行我的1997>450 复牌

10月中旬。

跟刘宝生预料中的结果并没有差多少。

随着以金和实业为代表的十多家企业跟东财签订的项目正式对外公布,随即在离东财不远的老工业区正式启动国内首个大学创业园区建设项目之后,金和实业这边,每天接到的电话就暴增了上百个。

除了上海市内的高校以外,几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纷纷打听金和实业的下一步投资方向。

其实李文秀原本并且有想过在这一块投资太多的精力,但是见此情形,脑子里竟然忍不住冒出来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搞一个国内知名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这一块,以前其实也有企业做过,但是真正能做成实体的却并不多。

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的投资太大,回收成本的时间太长,一般的企业根本就承受不住。

另一方面其实也跟国内目前的高校发展思路有关,提倡创业和创新的思想目前在高校内部还不是很流行,金和实业其实也是占了李文秀前瞻性的眼光的便宜。

所以等到进入十一月分的时候,李文秀手上已经拿到了一份完整的项目投资方案。

作为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坐在李文秀对面,眼睛盯着那个年纪看起来比自己儿子还要小了不少的年轻人,胡勇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不已。

在加入金和实业的这个合作项目之前,胡勇一直担任东财就业处的副处他从东财挖出来之后,胡勇这才意识到东财竟然还隐藏着李文秀这么一条大鱼。

想到当初如果不是校领导和管理学院的刘宝生一力推荐他,他甚至不大可能汇过来,胡勇心里就有些感慨。

尽管早就知道金和实业的创始人很年轻,但是真的看到李文秀的时候,他还是被吓了一跳。

这也年轻得有点太可怕了。

才刚过二十,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一般的孩子还在学校里上大学,但是李文秀竟然已经创立了这么大一家企业。

心里就是不感慨也不行。

办公桌后面。

李文秀看完手里长达二十多页的项目策划书,虽然早就知道胡勇是个人才,但是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叫了声好。

沉默了半响,脑子里把思路捋了捋,这才合上项目书深吸了口气,然后才说道:“胡教授,项目书我看完了,总体上跟我预想的差不多不过还有个地方我需要提醒你一下。

咱们既然是想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模式推广出去,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品牌。

你这个项目书上,似乎还缺一个名字,光叫大学生创业园区肯定不行,这样吧,回头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重新起草一个名字。

另外,前期你们一定要把好关,争取挑一些国内的名牌高校来合作,不过不要太多,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宁缺毋滥,等品牌做大做响了,后面自然不缺申请的高校。

眼下除了这件事情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这些都是园区要尽快配套完善的东西,一定要尽快做出来。

我的意思是,你们完全可以搞一个国内的认证方案,大致的意思就是联合合作的高校,成立一个类似于认证委员会的机构,至于人选嘛,可以从高校和参与合作的企业里面挑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进来。

这些人本身就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能够下决心做一个类似的认证的话,我觉得完全大有可为。

您觉得怎么样?”

把自己的想法一口气说出来,李文秀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但是另一侧,胡勇已经完全被李文秀嘴里冒出来的话给吓到了。

把创业园区做成一个知名的品牌?

而且还制定一套完全独立和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规章管理制度?

更可怕的是,李文秀竟然还想独自由金和实业牵头,创建国内首个创业园区的资格认证委员会。

这的确是大手笔!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突破。

胡勇本身就是学管理出身的,否则也不可能有能力来承担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李文秀一说,他自然知道李文秀这几个意见里面透露出来的无限潜力。

别的不说。

如果真的把李文秀说的这几点做成功的话,那就真的不得了了,一个完全由金和实业主导的资格认证委员会,想想都有点可怕。

这完全就是把一整个行业完全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光是全国各大高校里面的人才数量,那就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一旦金和实业掌握了这种创业模式的主导权,那将来恐怕国外来华投资的企业都不得不低头来求着合作。

眼皮跳了跳。

胡勇强自镇定下来,等心底的情绪稍稍抚平了一些,这才跟李文秀把接下里的方案继续讨论了下去。

等他从办公室里离开的时候,外面赫然已经天黑了的样子。

另一侧。

胡勇刚刚离开,李文秀立马就给杨欣打了个电话,两人约好晚上出去逛街。

自打上次从美国回来,中间又连着操作创业园区的事情,他跟杨欣还真的成了聚少离多,李文秀也想着等这个学期结束,是不是要带杨欣出去逛一圈。

上次杨欣的爸妈过来,算是彻底把两人之间的事情定了下来,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年底回家,双方的家长就该谈定亲的事情了。

这个节骨眼上,李文秀也想着肯定不能拖后腿,所幸杨欣并不是那种喜欢计较的


状态提示:450 复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