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恐怖悬疑>我看见了我在那儿>第六章:我的复仇:四十二、龙川口里的金三角
回报只是为了换到更多的合法国籍身份。

他们没有放弃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们至今还在追求回到祖国的怀抱,即便身处异乡,他们还在坚持使用中文,外族要他们改用泰语,他们却在悄悄的办华语学校。即便加入泰国籍,他们的心中还是中国人。

更多的他们仍在等待,姓资或姓社对于他们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坦言,曾经也联系过两岸,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说不清道不明,他们只能选择等待,等待祖国的统一,等待一个中国前提下的包容,但愿这一天不会太远。

斩不断中国结,理不清台湾情!!

1948年底的徐蚌会战,国民党军惨败,1949年大陆河山变色,中华民国政府的首都从南京搬到广州,再迁至重庆,最后撤到台北。然而,就在此时,却有一支中华民国的孤军,坚守在滇缅边境,开创出反攻的新天地,甚至两次大败缅甸军,轰动国际视听,最后还得要惊动联合国的仲裁,才逼得这批孤军一部份撤到台湾。

孤军的形成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西南,希望能坚守四川、西康、云南等地伺机反攻,没想到云南省主席卢汉在1949年12月29日宣布投降,而当时驻防在昆明的国民党军部队第26军及第8军两支部队由于错判情势,于是撤退中缅边境的元江,但由于6万多人的大军越过无数的丛山峻岭,历经十几个昼夜的急行军,队伍又夹杂着许多老弱妇儒,不幸被共产党军部队追上,最后只剩下26军93师278团,8军237师709团,共一千多人退入缅甸。这支残军的主帅是第8军237师709团的李国辉团长,从一千多人发展到极盛的两万多人,是日后孤军的灵魂人物。

第一次中缅大战

1950年6月8日,中国缅甸正式建交,缅甸要求国民党军撤出缅甸并擅自逮捕孤军谈判代表丁作韶、马鼎臣。于是于1950年6月16日缅甸军一直打到8月23日,孤军以残缺不全的阵容胜利。

第二次中缅大战

1951年孤军在得到美国军火协助,士气大振,李弥将军在3月18日发布命令,向云南反攻,由于兵力太少,虽然能一再攻占县城,却无法分兵驻守。因此,撤回缅北猛撒基地。孤军为求生存,私底下反抗缅甸政府的克伦族和蒙族合作,犯了缅甸政府的大忌,缅甸动员一万人以上的精锐兵力,中缅又展开一场为期一月的中缅大战。

撤退到台湾

孤军原本以为胜利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安定局面,没想到缅甸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控告,指孤军侵占缅甸国土,紧接着在曼谷召开四国会议,由美国、中华民国、泰国及缅甸会商:中华民国政府必须要将孤军撤回,其中以孤军的长者丁作韶反对最烈,然而在国际间的压力下,中华民国政府不得不展开撤军行动,从1953年11月7日至1954年6月3日,撤出6750人到台湾。在表面上,台湾方面虽说已将孤军撤回,但实际上国防部又派出新的最高指挥官柳元麟将军前去领导留下的孤军。

1960年缅甸政府联合中国解放军南北夹攻孤军,孤军撤退到泰国境内,中华民国政府不得不将残余孤军再次撤来台湾,第二次撤军行动从1961年3月17日到4月30日,共撤出4406人。

其实,最悲惨的是那些还留在泰国的金三角美斯乐的孤军,他们没有身分,没有家;饱受当时的解放军及缅甸军的夹击,没有弹薬支援,没有薪饷,却一心效忠领袖,而今中国不承认他们,台湾也没有接纳他们,他们的血就这样流进湄南河和清菜的丛林里

身为中国人,却要为泰国人打仗??

走进文史馆里,顺时针开始逛,最早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幕幕发黄的照片,从当年云南昆明事变开始93师撤守缅甸,两度击退缅甸政府的军队,并且以反共救国军的名义数度反攻云南,接着在联合国的压力下,分批撤回台湾,而第三、五军部份未能撤回台湾的官兵,则转进到泰北,成为作家柏杨笔下的孤军。

随着馆长曾化仪婉婉叙述那一段历史,彷佛走进时光隧道,发黄的照片拉近了时间的距离,瞬间似乎枪声大作,走在枪林弹雨中,感受当年孤军的奋战。

当年担任第三军参谋长第五军副指挥官的陈茂修,虽然已经高龄88岁,但提起当年那一段历史,还是声如洪钟,精神奕奕,尤其说到协助泰国政府剿灭苗共,获得泰国政府认同,取得泰国居住权的往事,更显激动。

陈茂修指出,那是一场关键的战役,胜了,就能在泰国落地生根;若是战败,天下之大,恐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幸好孤军训练有素,泰国政府花了七、八年都无法剿灭的苗共,孤军只用了35天,彻底予以瓦解,当年的孤军在考牙山的光荣战史,至今仍是泰国军中的传说。

柏杨曾经这样形容孤军:「」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孤军的处境。时隔数十年,孤军已经写入史页,也成为泰北孤军后裔永远不会忘记的痛。

身为中国人,却为了"身分和居留"就要成为泰国的佣兵,牺牲中国人的生命,流中国人的血,打胜仗或战死沙场都是一样的结局,这时,两岸不该在有50年代的感情纠葛,想想中国人的尊严,想想手足同胞在别人土地上的悲凉才是啊

令人心酸的无奈控诉


状态提示:第六章:我的复仇:四十二、龙川口里的金三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