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恐怖悬疑>隋唐70年征伐高丽全录>第十章 徒有归心

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杨广内心并无半点喜悦。之前在征辽途中夸下海口:曾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可千载之后,史书会记载下什么?只会记录他损兵折将、半途而废,记录他铩羽而归、一败涂地。所谓: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更是一个笑柄,一场空谈。惨痛的现实把皇帝的颜面丢得干干净净,特别是他带着那些外国使者都在冷眼旁观。杨广不甘心,更不肯认输。涿郡军事物资还在,他心想:大隋帝国或许还有继续发动战争的潜力。

大业十年(公元616年)二月,杨广召集文武百官,再度商议出兵高丽之事。杨广对群臣说: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所以,他也要再接再厉,一定要第三次东征。杨广真是大言不惭啊,如假包换的桀纣之君,竟然自比黄帝成汤。说是商议,可文武百官都知道杨广决心已定。所以一连几天,无人说话反对。第三次征伐高丽之事在满朝文武的一片沉默中定了下来。二月二十日,杨广再次下诏全国征发军队,分百路并进辽东。

当年实力雄厚的大隋帝国,现在已经是千疮百孔。全国的行政机构已经多半瘫痪,所征发的士兵很多过了期限还未到来。差强人意的做了些许战争准备,东征大军还是勉强出发了。这次出征,士气大不如前。大军边前进,士兵边逃亡。行军速度非常缓慢。前两次东征都是三四月份就到了辽河,这次到七月中旬,才磨磨蹭蹭到了辽阳。辽东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如果战事持续到那个时候,在天寒地冻下作战,隋军的失败更是绝对毫无悬念。

造化就是这样弄人,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作战竟然格外顺利。原因是以弱敌强,跟大隋血战了三年的高丽国日子也不好过,到处田地荒芜,道路断绝,青年大量战死。此时的高丽,几乎流干了鲜血。高丽就算再想咬紧牙关抗隋,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到达辽东的隋军犹有残勇,来护儿一军在前,很快攻到卑沙城下。面对来护儿的进攻,高丽发兵迎战,被来护儿打得大败,隋军再一次逼近平壤。

高元觉得已无力再战,在七月二十八日,正式派遣使者前来乞求投降,还附带了一份礼物,并把之前叛逃的大隋兵部侍郎斛斯政关在囚车里押送回来了。杨广接到降书和高丽王送来的叛臣,大为高兴,脑袋一热,竟然下令撤军。撤军?对,就是撤军!第三次征伐高丽,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束了。堂堂一国之君,性格竟如三岁顽童一般轻佻善变,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军机大事,竟然可以如此轻率的朝令夕改,视同儿戏。

撤军诏书传到前方,千里迢迢到达高丽,好不容易刚打了了个胜仗的来护儿实在心有不甘,不肯奉诏返还。他召集部下说: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丽,这次回去就再也不能来了,如此劳而无功,我深感耻辱。如今高丽已经疲惫不堪,以我们这么多的军队去讨伐,胜利指日可待。我打算进兵直接攻击平壤,俘获高元,咱们凯旋而归不是更好吗?

长史崔君肃与来护儿力争,劝他奉旨班师,来护儿不答应,说:高丽已经支持不住了,皇帝信任我,我将自行决定此事。我身在朝廷之外,有事就应该自己决断,我宁可俘获高元返回而受到责罚,但放弃这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我办不到!崔君肃劝不动来护儿,就在去说服诸将,他对大家说:要是你们跟从统帅违抗皇帝的诏命,必定被人上奏弹劾,我们都得获罪。诸将根本都不想再继续这场毫无理由的战争,又恐惧为违背皇帝的旨意,都不同意再战,要求返回。来护儿一看众人实在无心作战,他不能一个光杆司令去擒拿高元,也只好无可奈何的奉召班师。

八月四日,杨广也在骁果的护卫下从怀远镇班师回朝。路过邯郸时,当地有个贼帅叫杨公卿,胆大妄为,率领部众八千人去打劫皇帝的御驾,从皇家辎重队伍之中,抢走御马四十二匹,然后扬长而去,杨广竟也对他无可奈何。一个盗贼首领都敢聚众抢劫皇家财产并从容离去,可见大隋的实力已经衰微到何种程度。这又算得上是哪门子得胜回朝呢?

杨广返回西京后,以高丽的请降使者及斛斯政祭告太庙,向列祖列宗汇报三次兴兵高丽的结果。如今高丽投降,叛臣得归,勉强算是有个交代。宇文述又上来嗜血的本色,奏曰:斛斯政之罪,天地不容,人神同忿。若施以普通的刑罚,贼臣逆子不足为戒!请换个刑罚来对付斛斯政。法律对杨广君臣里说就是废纸一张,可以随心更改。杨广于是又答应宇文述的请求了。武士将斛斯政出金光门,捆绑在柱子上,又来了一次百官射箭演习。然后再割下斛斯政的肉生吃,有些心理阴暗的官员为了表现忠诚,居然吃饱了。吃完人肉大餐,继而又把斛斯政残存的尸骨放在大锅里烹煮,最后收拾残余的骨头,焚烧扬洒了事。

处决了斛斯政,杨广仍然想征召高丽王高元入朝觐见。当年两国关系尚好的时候,高元尚且不肯来,现在双方打了3年仗,已经积下了血海深仇,高元更不可能来了。三征高丽,表面上是胜利了,可真正的得失如何,杨广心里很清楚。他难掩悲愤,喝得大醉,写了一首五言诗,只留下两句: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让美人反复吟唱。杨广听着听着,流下眼泪。此时杨广还在嘴硬,又下令将军们着手准备,打算再次进攻高丽。但


状态提示:第十章 徒有归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