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有两项最好的证明,第一: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有三项蒂熟于宋;第二:在真宗时期,人口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一亿。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处在文化巅峰时期的时候,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积贫积弱,屈辱求和的历史印象,这宋朝这里繁荣和强盛的确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冗,冗员、冗兵、冗费,乱世出兵之患,但自从太祖杯酒释兵权便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说自此历史上藩镇再也没有力量挑战皇帝,没有但那个时候有外敌压迫,所以养兵简直到了一种上瘾的程度,打仗了征兵灾荒了征兵有事没事开始征兵,有钱就是任性,结果保守估计养了140万。大一统之世出吏之患没办法,这是大一统制度与生俱来的遗传病,直到今天也有。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进行庆历新,进行改的预热,再加上神宗即位,年轻,血气方刚欲大破大立成就,王安石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具体操盘人。既然是变,有什么好变的,都说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把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那一套搬过来不就可以了吗?但在王安石这里,注定这将成为一段独特的历史风景。那时候的经济较以往有几个显着特点,有人总结如下:一是公开允许官员经商,二是不抑土地兼并,三是对垄断资源进行授权经营。王安石变被称为历史帝国时期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为了变也提出了传世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见气魄之大,决心之坚。变需要有法令,这也是变思想的集中体现,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疫法和方田均税法。变途中各种坎坷曲折,进行了千年第二回也是封建时代最后一回的庭辩延和殿庭辩。变内容就不具体展开说了,它庞大到复杂到回顾完这段历史就像看了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级大片。回到对变的评价,从变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安石是一位极其强悍的人,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了理想色彩的人,个人感觉是历史上商鞅和王莽的结合体加强版。王安石变的初衷是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他的理念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且是对的,但实行起来却步履维艰,旧势力要阻挠,新势力也要从改中牟利,在朝廷危机四伏之时挺身而出扛起变的大旗,最后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发现这些却为贪婪的人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制度基础,这也注定了变的悲剧结果以及王安石的悲剧命运。再谈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评价,以前一直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认为是国是失图,认为王安石应该为变法57年后朝代的灭亡负直接的责任。”v首发
推荐阅读//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