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鹞子翻身>第九十六章

余老师提前通知西邨回校上课。西邨觉得很奇怪,按照原先的约定,他可以在总复习时到校上课的,距离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总串讲还有一段时间,怎么突然提前了?余老师解释说,现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形势变了,再也没有以前轰轰烈烈的势头了,县教育局抓的教育大跃进的“调门”也降了,估计不会评比这方面的教育先进,因此也就没必要再拿西邨当典型预备着。余老师能瞎说吗?不会的。西邨答应回校上课。余老师还说,鉴于西邨业余兼职郎中为别人治病,可以自由裁量,不受学校规章约束。西邨听从了余老师的教导,一边上学听课,一边兼着郎中为前来求医的人看病。总复习期间的几次摸底考试,西邨的成绩都是全年级的第一名,而且每门功课几乎都是满分。这不但让所有同班、同级的同学惊讶,也让任课的老师吃惊。按照本校的教育质量,参照往年高考的惯例,照摸底考试的成绩,西邨可以报考全国任意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且全省的高考状元非他莫属。

奇闻在同学们中间传播。一个连高一、高二都没读一天的初中生居然把读了三年的高三学生远远地甩到了后头,这不是奇人吗?他一定绝顶聪明,一定有奇特的学习方法。在高校长主持的高三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上,有家长要求介绍“临阵磨枪”的学习经验和诀窍。高校长说,所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离不开勤奋二字;若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无非是在勤奋上做足文章。有家长说,他的孩子每天除了吃饭和不足六小时的睡眠外,其它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有时候连吃饭的时候碗边还放着书,已经够勤奋的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上不去?家长们觉得高校长的答复过于空洞,猜想徐西邨成功的经验不只是勤奋,一定还另有诀窍,于是强烈要求把西邨请到会场来介绍经验。出于对学生家长的尊重,也是希望普遍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高校长让余老师去把西邨请到了家长会的会场。

介绍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诀窍?哪来的诀窍?西邨觉得茫然。这与回答如何让田地多产粮食的诀窍有什么两样?可好像这两者不存在比较关系;人与田完全是两回事。那么,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他与别的学生之间会存在着差别,而且差别有那么大?高校长说是勤奋。这当然是对的。他自认为自己就很勤奋。可仅仅是勤奋嚒?又好像不完整。的确还应有别的原因。是天赋决定的?是生就的聪明脑袋?可是光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就一定学习优秀了?好像也不完全是。这就好比肥沃的土地不一定能长粮食、即使播了种子也不一定高产。应该还有别的重要的、不为常人所能轻易发觉的诀窍。然而究竟是什么,西邨一时想不明白。他从上学读书以来至今从未思考过这个异常诱人的问题。可是,余老师说是高校长要求去介绍的,而且家长们在眼巴巴地等着呢,推辞不得,他便硬着头皮登上讲台。“吾学习的体会实话实说,是一个字:穷。”家长和在座的老师们一片哗然,一阵唏嘘。他自己也没想到怎么会这么说。可是,再仔细想想,他觉得这的确是他心底里的话,没有错。“人穷了就想着翻身,想翻身就要吃苦,把所有的苦都吃够了,人就有了?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最笨的脑筋也会开窍,穷也就到了头。”

这算什么学习诀窍?简直是文不对题嚒!家长们窃窃私议。高校长认为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点拨说:“徐西邨同学是想说‘物极必反’的道理。‘穷’的意思就是‘尽’、就是‘极’、就是到了头,就是没路可走了、活不下去了。逼得没路可走,逼得活不下去,却又不想束手就擒,就会逼着人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着走出逆境,就会激发人的智慧,所以就有‘急中生智’一说。所以,穷不要怕,成绩不好不要怕,都是暂时的,只要有毅力有意志,什么都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不不,高校长,吾才刚没有表达清楚,有点答非所问、言不及义的嫌疑。吾是想说——”西邨打断了高校长,有纠正高校长和自己的意思。“怎么说呢?吾说不上高深的理论,也归结不出简洁明了的口诀,就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三伏大热天,久不下雨,别说禾苗早已干枯,就是田地都干涸龟裂。如果这时候老天下起雨来,那么大家想一想,干涸的田地会怎么做?天上掉下的所有雨滴全被它吃到肚子里,一滴都不会放过,一滴都不会浪费!穷人读书,就是干涸龟裂的田地吃雨,滴滴下肚!”

这谈的是什么学习诀窍?简直就是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是糊弄人的。绝大多数家长们听不懂,放过了西邨。西邨自己想想,这样的话的确是废话,算不上学习诀窍。谁让你们逼着上阵的?可后来他在回味这些话的时候,认为自己是说了真心话的。

西邨在家长会上谈的体会没有给绝大多数家长和他们的子女带去经验,却多少推动了毕业班认真刻苦复习的势头,高校长和余老师还是很满意的。而西邨经常因为被求医者堵在家里不能及时到校上课,不明真相的同学们越加认为他神秘莫测。

学校开始办理高考报考的手续。西邨在填写报名表关于“家庭出身”栏目时久久下不去笔。填什么?写“贫农”?解放前他父亲的名下没一分耕地,土改时评定的成分是“贫农”;可是,后来他父亲三次被口头打成了“右派”,所任的社长、大队书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